我校“十二五”省级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对话·内化’教学研究》顺利结题

日期:2015-10-23  阅读:3276  撰稿:王树华谢谦图:刘剑  Ip:江苏扬州

10月21日下午,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小学语文‘对话·内化’教学研究》课题结题论证会在我校行政楼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市教育科学规划专家组莅临指导,我校常务副校长谢文效、小学部长沙庆仁、教学总监王树华以及课题组部分老师参加了接待。

王树华老师主持的《小学语文‘对话·内化’教学研究》2012年5月正式开题立项后,经过小学语文课题组历时三年的不懈努力,今天该课题迎来专家组的结题论证。会议由学校教科研中心沙庆仁老师主持,课题组核心成员出席会议。 

 

 

会上,课题主持人王树华老师就课题研究情况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向专家组进行汇报和展示。从介绍中了解到十年前,王老师就开始酝酿有关对话和内化的课题,时至今日,可谓是十年磨一剑。他在语文教学中提出“引领学生主动对话,主动建构,从而内化为自身素养”的概念,通过“一课五上”和“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致力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主动的建构意识和持久的对话品质。

3.JPG

课题研究内容极为丰富,从课堂教学前前后后展开实践研究,形成对话内化课堂教学的完整体系,建构了小学语文对话内化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以下研究的主要成果:

课前,主动与文本进行初对话,为积极内化做准备。包括三个维度,即1.看看“你”的周围——背景检索;2.走近“你”的身边——初读了解;3.抛出“我”的期待——提出话题。课中,主体间展开多维度深层对话,积极主动内化。包括三个层次的融合。即1.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的潜心对话中积极内化;2.依托文本,学生与教师、同伴的平等对话中自觉内化;3.取长补短,多主体互动对话中积淀内化。课后,拓展时空丰富对话,内化沉淀素养。开展三类教学活动,即1.查询源头,原著阅读,进行探究对话;2.扩大范围,背景阅读,进行深度对话;3.归类整理,主题阅读,进行跨越式对话。

课前、课中、课后形成一个整体,已经形成相对成型的教学方法。教学展开丰富多彩的对话,促进积极主动的内化,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相关文章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参考》等学术期刊上)此成果的创新意义就在于优化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将课前、课中、课后整体化设计,明晰对话学习方式的选择,说明最终内化为目标,建构了课堂操作基本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课题研究促进了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深思,王树华老师坦言,其实小学语文“对话?内化”教学说改变,的确改变很大,比如学生学习的质态,教师教学定位都有很大改观。就课堂结构而言其实也没有多大变化,就是目标更集中一点,内容更贴近一点,结构更简单一点,保证效果更显著一点。没有“轰轰烈烈”的变革,没有“大刀阔斧”的推陈,没有“翻天覆地”的出新,做的只是在许多细节处朝着更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改变了一点点。但是改变一点点,有时就是改变全部。

最后,王老师说,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去年,该课题还获得扬州市年度优秀运作课题奖,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课题组将在对话教育的领域继续探索。

 

专家们在认真听取结题汇报、审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校《小学语文‘对话·内化’教学研究》课题进行详细点评,提出中肯的建议,分享科研课题研究的相关注意点。专家组一致认为,新东方课堂极具张力,是扬州市优秀课堂的范本。学生所呈现的“敢说、想说、会说、乐说、智说“,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新东方老师的激励与引导。希望课题组继续深入探究,争取形成真正具有新东方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

扬州市教育科研研究所所长辜伟节老师则用 “价值鲜明、思路清晰、支撑有力、成果多维“这四个关键词高度评价了‘对话·内化’课题组。他说,我们对新东方有很大期待,希望新东方能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成为扬州基础教育课堂的一张名片。

 

 

新东方一直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王修文校长曾带领中层领导,多次推门听课,深入基层课堂。王校长反复提出,希望新东方的课堂教学能够进入“高效教学,理想状态”。谢文效校长一来新东方,就走进课堂,与老师们一起听课评课。

每年,教科研中心都举行课堂教学大赛,检验各学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