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小学双语 王丹
作业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效、诊断学生学习过程、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业为教学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因此教师要深入认识“教—学—评”一致性与大单元作业设计之间的关联,依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聚焦小学英语大单元作业设计: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单元作业目标,组建单元作业活动任务和评价维度,设计单元个性化作业,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课堂评价主要指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学习表现的评价。我们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进步和学习困难。”课堂评价不能局限于了解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要关注学习的方方面面,如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的兴趣,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生所谈观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创新性。
我们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表达观点、课堂测验等环节的具体表现,以口头、书面形式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反馈、鼓励、指导和建议。对学生语言输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有一定的宽容度,尤其是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回答或给出过于武断的结论。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要结合活动内容和目的,在评价时有所侧重。例如,在读后讨论环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结合所读课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该环节的评价,应侧重学生表达内容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不宜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作为评价的重点。
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外完成作业,既是英语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2022年版课标强调、通过作业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为教师检验教学的效果、发现和诊断学生学习的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我们应准确把握作业评价的育人功能,坚持能力和素养为导向的作业设计理念。作业的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开展深度学习、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
我们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设计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如朗读、角色扮演、复述、书面表达、故事创编、调研采访、海报制作、戏剧表演、课外阅读等,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发挥学习潜能,促进自主学习。
译林版三年级下册Project 1 My Puppy的教材内容主要有三个项目实施要求。
①Anna has a puppy. Can you find her puppy?
②Do you have a puppy? Colour the pictures on Page 67 and make a puppy.
③Take your puppy to a puppy show.
结合之前所学的Unit 1 In Class、Unit2 In the Library、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以及Unit4 Where's the Bird?四个单元,我采用项目学习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施项目,既达到了复习效果,又激发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具体实施时,围绕"My Puppy"这个主题,布置以下任务以检测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后形成的核心素养综合表现。
1.和小狗玩捉迷藏(小组合作探究某一组员家中的小狗在哪里及其长相),根据信息采集量开展评价。
2.做一只玩具小狗(请学生利用教材第67页上的小狗样板,做一只可爱的小狗),根据学生投票开展评价。
3.开展木偶剧表演(小组合作完成木偶剧表演),根据团队表演时的语言表达和表现力开展评价。
4.看图写话与说话(将自制的小狗贴在图画本上,用已学语言独立完成写与说的任务),根据评价要点开展评价。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先自主进行星级自评,再由同伴、教师、家长对该项目进行学习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排名次,而是促进同伴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将枯燥的复习融入有趣的项目探究,将个体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动脑写等方式融于一体。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具有整体性、结构化、跨学科性、综合运用等特征,反映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