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校信息科技课堂中主要遵循STEAM教育理念。STEAM教育理念主要包含五大板块内容,其中S代表(science)科学、T代表(technology)技术、E代表(engineer)工程、A代表(art)艺术、M代表(math)数学。它是融合了多种教育元素的教育理念的集合体,在教学中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STEAM教育也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
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多学科知识和素养融会贯通?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科技学科知识的教学。在跨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我认为主要要遵循以下几个教学原则:
(1)跨学科整合原则
跨学科学习项目并不是简单地将多个学科课程进行机械式的拼盘或者是浮于表面的学科实践活动。跨学科学习需要教师发现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打破学科边界的壁垒,在学科知识、方法以及结果等方面对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在解决某一共同问题时进行有意义的关联,使得学生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整体的理解,并进而让学生形成类似项目专家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
STEAM教育的本质是跨学科整合,但跨学科教育不能简单的等同于STEAM教育。跨学科的外延要比STEAM广得多,我们在平时的跨学科教学设计时不能局限于STEAM的五大板块。要从教学主题出发,关注学科中的大概念,将其作为靶心,去主动关联其他学科中相近或相关内容,实现对大概念的持续、综合性的理解。
(2)真实性学习原则
新课标理念下,倡导真实性学习。跨学科主题的问题情境应来自于学生的个人生活、公共常识、科学背景等。从学生实际学习认知特征出发,拉近学生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更贴近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完成任务或者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起到单一学科学习所达不到的效果。
(3)关注探究过程原则
跨学科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自我构建和不断自我发展的真实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师不能只关注最终学习结果或者最终成果,不能将其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要关注学习的整个过程,关注学习的不同阶段。在跨学科学习中要运用过程性评价,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方式导致的学习结果也存在差别。通过对学生不同学习方式产生的结果的评价,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非预期的结果,作为教师要肯定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有价值的学习结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丰富和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
下面是我在信息科技课程中设计的一个跨学科学习项目,就这个项目来具体阐述一下我的教学实践。
项目:毕业纪念徽章设计
项目名称 | 毕业纪念徽章设计 |
年级 | 六年级 |
涉及学科 | 美术 | 了解什么是纪念章,纪念章的构成形式;欣赏各种纪念章;了解纪念章设计步骤;绘制设计草图。 |
数学 | 了解什么是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在三维空间结构中同一实体能够在不同的面上形成对称。 |
信息科技 | 用3Done软件制作纪念徽章。 |
这个项目是以信息科技学科内容为主干,同时运用并整合了数学、美术学科的相关内容开展综合学习。首先,结合六年级毕业季时,学生设计一款毕业纪念徽章这个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设计思维为学校定制一份独一无二的、有纪念意义的毕业赠礼。然后,学生要从美学角度了解什么是纪念徽章,纪念徽章设计的要素,比如主题、形式、材质和工艺等。从徽章设计的构成形式,从颜色、文字、图形等角度去设计徽章,表达徽章所要呈现的内在含义。学生先在纸上画出设计草图。接着,根据学生设计草图中徽章的构成结构,和学生分析哪些是轴对称形式,哪些是中心对称形式,对称轴和对称中心在什么地方。在三维空间里面同一个实体,要在不同的面上形成对称,如何选择对称轴、对称中心。最后,学生要在3Done软件中通过草图绘制、草图编辑、实体绘制、对称、镜像、放样等操作制作纪念徽章模型。
这个项目学生首先要对设计思维有初步的理解,站在学校和毕业的角度去思考,进行头脑风暴;再在教师提供的设计支架下,确定设计方案,最终运用三门学科知识将方案一步步的变成3D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