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师进我家
日期:2015-06-29 阅读:2639 撰稿:杨朝霞 Ip:江苏扬州
为了给学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我们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出国交流,也会邀请国外学校的师生走进校园,走进中国的家庭,体会中国的文化。本学期,在国际部的安排下有两位来自美国的交流教师走进我家。她们分别是有着三十年教龄的美籍华人陈老师和有着近十年教龄的美籍教师王老师。她们的到来,不仅给孩子们创造了地道的英语交流环境,让我了解了国外教育信息,也让来自千里之外的同行感受到异国的热情。
为了迎接她们的到来,让她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跟我的同事早早在家准备好了包饺子的材料,让她们参与这一中国特色的传统活动,体会中国家庭团圆热闹的氛围。虽然擀皮、包饺子,对我这个来自南方的人来说有点困难,但是大家说着笑着、互相学习,竟也做得有模有样、其乐融融。两位外教也饶有兴致的包着饺子。其中,交谈中才知道陈老师的老家是北京的,移居美国三十年,平时因为工作繁忙,真没有时间包饺子,这次竟然能在扬州重温包饺子的场景,真的很开心,不仅能大显身手,也能勾起她许多美好的回忆,而她竟成了我们包饺子的老师。当然,最开心的还是两个孩子,一个我的女儿,一个同事的女儿。两个来自新东方五年级的学生,她们不仅能学到地道的包饺子方法,还能学到地道的英语。看着她们其乐融融的样子,还知道主动招呼客人,真的感叹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新东方五年英语的熏陶,让她们可以从容地与客人交流。她们的热情大方也得到了客人的高度评价。作为妈妈、老师,也真为她们感到自豪。
这次接待,也让我感受到来自美国同行的涵养。准备好接待的食物后,在约定的时间里,我开车来到宾馆接她们。她们也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到大厅等候。看着刚入住不久就与大厅工作人员热情招呼的她们让我感受到她们的谦和。一个对服务员很礼貌的人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我们虽是第一次见面,但也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彼此没有陌生感与距离感。在与她们的交流中,我也了解了一些美国的教育信息。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她们的学校有许多社团,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参加活动。在这些社团活动中,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可以说社团是学生们成长的重要课堂。她们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的梦想,对人权的尊重不仅在成人世界,在学校里对待学生也一样。作为教师得充分尊重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但作为教师仍承担着教育学生的神圣责任,她们对学生的教育权利也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保护。学生虽然享有自由,却也得遵守最基本的规则,这些规则写进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果学生违反规则会接受相应的惩罚。比如,学生屡次在课堂违反纪律,影响他人学习,教师可以给该生发学校统一印制的提醒单。这种提醒单累计到一定数量,将报送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加以教育,进而邀请家长来校协助教育等。这些制度性的措施不仅保护了学生,也保护了老师。让教师的教育行为更规范,教师的教育作用更具权威性,也可以让学生更具规则意识,从而真正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我想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

扫一扫分享此页
责任编辑
张老师
2015/6/29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