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塑造教学新常态,丰富课堂新文化

日期:2023-02-09  阅读:2736  撰稿:陆金虎  Ip:江苏扬州

2月6日上午,新东方扬外举行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展示“差异教学理念下的初中双语同伴助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进行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学校教学研究室主办,主题为“同伴助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塑造教学新常态,丰富课堂新文化,打造自己的改革项目”。校领导,各学部、中心负责人,各学部教务负责人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参加了活动。


111_副本.jpg


一、示范课堂,从“流浪地球”到“火星生活”

活动第一部分是初中双语薛纷老师的英语公开课《Unit4 Life on Mars Period1》。薛老师结合春节档热映电影《流浪地球2》抛出“当前我们的地球面临着哪些问题”,探讨如何解决,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学习内容——火星生活。她围绕重点词汇设计了“一唱三叹,回旋往复”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根据场景图片列出所需物品,再列出一些词汇,学生写出它们的用处,然后提出如果只带三件物品,问学生如何选择,说明理由。

接下来学习教材上的对话内容,聆听、提问、回答、朗读、表演,层层推进。最后出示三个差异问题,小组选择合作完成:1.想象火星上的生活编出一段对话;2.比较今天地球生活和未来火星生活;3.探讨火星生活的优势和劣势。课堂在学生的出色展示后结束。

作为“同伴助学”学习模式的领头人,薛老师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同伴助学”作用。生生互学、师生互学、小组互学,“同伴”相机而组;自主思考、组内交流、课堂展示、自主完善,“助学”流程科学连贯;组内互学、小组展示、组组互评、小组PK、组组互助,小组活动设置灵活、合理、精当。差异教学理念下的同伴互助学习优势,在她的课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积极投入,深度学习,相互促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专题报告,“同伴助学”的教改之路

活动第二部分是初中双语教务处郎春林老师作题为《以课堂模式改革为抓手,促教育教学质量齐提升》的报告,对改革背景、理论依据、艰辛历程、理论阐述、当前举措、目前成果和面临困难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述。

初中双语的课堂模式改革在2014年前是教研团队单打独斗,自行摸索;2014年正式成建制、专业性地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2017年,借助集团推行OKAY智能辅助教学机的契机,将科技手段与合作学习进行融合;2018年,插上“差异教学理念”的翅翼,实现跨越式的飞跃;2019年,借区教育局推广“同伴助学”课堂教学模式东风,形成全方位影响。当前,得以发展成比较成熟的差异教学理念下初中双语同伴助学课堂模式。

随后,初中双语负责人骆超进行了补充,各个学部、中心负责人分享了听课感悟,并简要陈述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重点措施。


三、领导讲话,落实好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

沙庆仁副校长对本次活动作了高度评价。他强调:“我们新时期的教改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塑造教学新常态,丰富课堂新文化,全校要形成开明开放的领导文化、求精求新的管理文化、至真至善的教师文化、向上向前的学生文化、共生共荣的课程文化、融合融通的协作文化、人文人本的课程文化和生动生长的教学文化。”

“我们的改革要强化做事的力度,首先力推教学模式的改革,推出学段的教学模式展示日程,以期早日显现效果。今天的开学第一课提出教学模式变革的构建要求,目的是期待最终形成系统的变革、生态的变革、自主的变革。”

最后,校长陈庆翔进行总结讲话。陈校长指出,本次活动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研讨,各个学部要继续思考初中双语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找准本部门教改的切入点、着手点,要提出新要求,付诸实施。

他说:“我们一直并会更加尊重、关心像薛老师这样辛勤的课改先行者,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希望大家落实好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实现高质量的学生学习,彰显我校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及特色!”




开学第一日,开学第一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本次活动聚焦教学模式,展示研究成果

为新东方扬外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改革

指引了阔步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