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东方扬外召开2025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日期:2025-01-20  阅读:1551  撰稿:品宣  Ip:江苏扬州

为做好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和部署,回顾落实本学期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和第一次月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要求状况,全面达成学年度质量提升目标,1月11日下午,学校召开了2025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IMG_6176_副本.jpg

 

一、总结表彰为优秀的他们点赞

会议伊始,现场播放了第21届课堂教学大赛的回顾视频。视频中,教师们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展示了他们的教学风采,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随后,是本次教学工作会议的表彰环节,现场公布了课堂教学大赛获奖老师、“建模·入模”先进团队表彰名单,陈庆翔校长、沙庆仁副校长为获奖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21届课堂教学大赛总结表彰 

一等奖

刘媛 许敏 倪艳梅 张旭明 张蕾

许旺 陶慧 陈春 黄晓芳 陈雨萱

姚翠梅 周正洪 孙艺 杨光 束锦秋

张德衡 马双阳 王静 钟静 周雅

李慧敏 杜春香 佘诗雨 宋梅香

邓慧 常远 徐媛 焦程 Robert

 

二等奖

王安琪 张松娟 孙玉芊 刘翠萍 蒋丹

吴珺 徐文伟 戴慧慧 宋炜烨 蒋舒颖

曹帅 盛莲 刘芳圆 陈家欣 钱艺星

田义洋 郭一 姚驿 赵高飞 花红霞

张学刚 钱春波 张静 杜文 吴水华

崔静 Wesley Snow

 

“建模·入模”先进团队表彰

小学英特数学组

小学英特语文组

小学双语精准作业项目组

小学双语中高年级数学教研组

初中双语史政地先锋团

初中双语英语课改项目组

初中双语数学教研组

普通高中数学教研组

普通高中英语教研组

国际中学A-Level教研组

艺体工作处合唱教学项目组

《数字化生活课程》重点项目组

小学信息科技教研组

初中英特七年级组

 

二、专题分享总结“建模·入模”打造“动力系统”

会议现场,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士才围绕课堂建模和教师入模作本学期“建模·入模”工作汇报。

学期初,学校专门召开“建模·入模”教学工作会,旨在通过建模引领、入模实践,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各学部、部门立即行动,从顶层设计、制定规划,到研制模式、分类实施,改课工作扎实稳步地推进。

陈主任详细介绍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部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所采取的新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他表示,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既具有统一差异教学要求,又具有学部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工作处副主任吴文琴作了题为《“四轮”驱动,打造学生动力系统》的汇报。

吴主任从“课程动力”“关系动力”“评价动力”“场景动力”四方面出发,分享了学校在打造学生动力系统方面的落地与推进情况,她说:“打造学生动力系统不仅要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更要有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和协同联动。全校同下‘一盘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处着力,文化熏陶、活动助推、课程滋养,才能真正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对于下一步工作展望,吴主任提出了“一生一册”计划,旨在构筑全新的学生动力系统打造局面,进一步凸显学校十五年一贯制的“贯通培养”优势。


三、总结部署推进精准教学,落实极致服务

副校长沙庆仁作题为《推进精准教学,落实极致服务》的总结部署发言,为学校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他表示:“陈校长在本学期开学教工大会上指出,新学年要基于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在资源供给、课程教学、德育工作、制度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锚定这个主题,前不久俞老师在2025年集团管理者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关键词‘极致服务’,为我们的未来指向。”

◎2025年,我们要着力打造一个极致的服务体系,除了有专家监督、实施团队,每一个新东方人都要参与进来提升新东方整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把它作为每一个层面员工、老师、管理者的考核标准——俞敏洪老师在集团管理者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沙校长从“发展导向”“专业内涵”“行动支撑”“创新特质”“个性呈现”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接下来的行动纲领,并再次强调学校16字核心价值观(诚信负责,真情关爱,好学精进,志高行远),希望大家在布局与规划中站上立意的高度、在检查与反馈中传递组织的温度、在学习与研究中洞察专业的深度、在评价与总结中提升工作的效度。

 

四、总结讲话大道至简,创新管理

最后,校长陈庆翔作总结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祝贺各位获奖老师,赞扬他们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与探索者,感谢各位的辛勤付出。

陈校长表示,学校“改课”工作态势值得鼓舞,强调课程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上、回归到常态上,要把“上好每一节课”作为根本任务。对此,陈校长提出两个关键点:

1.“建模入模”,大道至简

近年来,学校提出“五大构建”“四种思维”“三个要素(课程、课堂、教师)”“两个围绕(教学中心、质量核心)”,最终落实到“一个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大道至简,要充分理解“建模入模”,以“建模入模”抓改课,以“改课”来求“课改”的实效,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师生的目标。

2.面向个体,创新管理

小班化教学一直是学校办学的传统和优势,其核心就是面向个体、照顾差异。它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把“面向个体”进行到底,创新管理。聚焦组织创新,每个学部、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扎实做好分层教学、分类教学。聚焦学生特长,积极赋能支持,办好各类艺体信兴趣班、特长班、俱乐部;聚焦评价动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多形式、多维度看见成长。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学校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激发了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最后,陈校长寄语每一位老师,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深耕丰富、多元、贯通的课程土壤,打造健康、生态、活力的校园环境,滋养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