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访美札记(二十一):点点滴滴的启发(透过图片看美国教育)

日期:2015-12-22  阅读:3560  撰稿:景海  Ip:江苏扬州

我在上一篇访美札记中,用图片介绍了美国学校给我的一些总体印象。参见。中层访美札记(十六):怎一个“赞”字了得?(透过图片看美国教育)

本篇我再通过图片,让我们看看美国学校的一些具体细节和做法,从中也能得到很多启发。

 

这是安德鲁学校老师们的课间休息场所。很好的环境,体现出学校对老师的关爱。学校更多地从多个方面关爱老师,很重要。老师们得到更多的爱,才会自然地更爱学生。在如何关爱老师方面,我们新东方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20151019_102607.jpg

 

美国学校的学生有很多自学时间,相应地也就需要很多学习场所。安德学校把学校食堂也用作教室。这是学生在非就餐时间在学校食堂里自习。这种对学生自学的重视,这种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值得我们深思。

20151019_103029(0).jpg

 

这个是一处建筑的捐助者名单,既是对捐助者的感激,也是对学生的教育。从上面写了这么多人名,我们可以感觉到:并不一定要捐很多,并不一定要很有钱,普通人捐一些,一样是荣誉,一样会被铭记。

20151019_104033.jpg

 

更多分类的垃圾箱,更利于垃圾的回收使用,更利于保护环境、教育孩子。有的事情其实不复杂,如果我们能更用心些,就可以做得更好,就会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很多(因为社会平均用心度不高),突显我们的优秀。

20151019_104531.jpg

 

学校里专门的“安静教室”,强调学生在这个教室内必须保持绝对安静。这让我们想到:他们一般的课堂和自习教室,有很多交流、讨论,并不安静。学校深知学生需要静下心来的学习,因此有这样的安排。

中国的普遍做法呢?恐怕我们的安静教室是太多了。关于静和动,如何做到动静相宜,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我们有很多要思考和改进的……

20151019_105958.jpg

 

安德鲁学校设有专门的学生写作辅导中心,聘请专门老师,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提高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一个输入、一个输出,是人的两大核心学习能力,美国教育对这两点都非常重视。我们中国的教育却更多地围绕考试转,孩子们课外书读得太少,所谓的作文教学离真正写作差得太远。绝大多数人写了多年作文,离开学校后,却几乎不会写文章。我们新东方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比一般学校做得更多、更好,但我们应更加重视、更大投入,追求更大的超越,这是造福孩子们一生的大好事。

20151019_110138.jpg

 

安德鲁学校健身房的墙上写着“GO BIG BLUE!”,该校各种体育校队获得很多荣誉。GO BIG BLUE!是他们的口号。全校、各学部、各班级、各校队等,都有各种简洁有力的口号,有着振奋人心、团结大家等作用。我们新东方学校的口号文化也可以有所加强。

20151019_111115.jpg

 

美国学校很多细节都非常用心,想得周到,做得到位,让人赞叹。比如体育馆内的这个挂钟和灯,因为易受损,它们特别被用心保护起来。

IMG_1875.JPG

 

遇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