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永远要留一些余地(6月19日初中毕业典礼,王校长讲话摘要)

日期:2016-06-20  阅读:3012  撰稿:王修文口述谢谦整理  Ip:江苏扬州

777.JPG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毕业生们,大家上午好。

我发现,中国从来不缺好的演员,却普遍缺少好的观众。演员们都演得特别好,但不管从南到北,从上海到北京,观众们往往很难学会自律,很难学会为别人鼓掌,很难心里有别人。今天我很高兴,在新东方看到了这么多优秀的观众,带着谦卑的心,带着真诚感恩的心。请允许我利用这个非常特殊的机会,谈一些感悟。

 

我真诚的感谢家长们,在整个中国都一味追求成绩时,家长超越了时代,选择了新东方,希望孩子既能考出好成绩,又能全面发展。到今天,我们几乎99%的同学做到了。即使只有一个同学做不到,都会让我和老师们心痛不已。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只有老师好好学习,父母好好学习,孩子们才能够天天向上。所以,不管孩子在新东方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我相信在广陵区他们已经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在全扬州市他们已经排在前20%。如果我们科学的按照教育规律,去全面评价孩子,不管是在江苏省还是在全国范围内,新东方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

在中国,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就让孩子去模仿,去做标准答案。在西方,他们的信仰是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父母要学会去引导他们,让他们逐步的自我成长。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要让孩子们学习,更是为了让他们创造。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创造。然而到今天为止,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太多的中国父母,对这个问题很无奈。为什么新东方中学部一直推行“让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过程评价体系?因为我深信,孩子的最终成功和成功之前的成长和成熟,是由过程所决定的。所以过程评价体系,对孩子行为、习惯、性格的形成非常重要。

 

刚才,99%的初三毕业生对我说,“校长,谢谢你。”但有一位同学非常的愤怒,他说,“校长,我们有太多的形式主义,我希望和形式主义再见,永远的再见。”我希望能够和这位同学交流一下。校长觉得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校长的问题,是老师的问题。新东方13年,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深深的内疚,希望和这个孩子的家长也交流一下。

佛学里说,形式是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人类社会从有组织以来,就有非常多的形式。孩子经过6年或者更多年的辛苦努力,完成自己的阶段性学业,毕业典礼这个形式非常必要,人类历史一直在延续。我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那所学校有230多年的历史,也有着同样的形式,程序比新东方更为冗长。

我今天问陈部长,“为什么没有发毕业证书?”他说,“教育局发毕业证书会晚一些,并且证书规格比较小一些。”我觉得从明年开始,新东方应该发自己的毕业证书,在这个特别的场合发给孩子们。孩子们非常的不容易,他们承受了可能大人都没办法在这个时代去想象的辛苦,但他们做得很好,非常了不起!

感谢家长们,能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把孩子送来这里,对我们足够信任,让孩子们成为新东方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我们作为职业教育人生命当中的一个部分,特别感激家长。孩子们,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谢谢父母们。

 

我想感谢老师们。新东方校园有一块石碑 “无条件的爱每一个孩子”,之所以写上这句话,是因为回国之后,我感觉中国人之间的爱太有条件了。孩子学习好一些,个性乖一些,听话一些,老师就更加喜欢他一些。在社会上,对于认识的人,我们可以砸锅卖铁,甚至违反规章制度去为他做事情。对于不认识的人,举口之劳,举手之劳都不想去帮忙。我们要改变这样的社会观念,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彼此是一家人,他人的痛苦也是我们痛苦的一部分,每一个人在这个地球上都息息相关。那就必须从老师和父母开始,无条件去爱这些孩子们。一个文化的改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不从孩子们开始,我们非常难以改变未来的生存环境。

我不敢保证所有新东方老师都能做到,至少大部分的新东方老师都在做。尽管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老师们对待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和他们一起成长。我们不完善,也不完美,但至少我们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还要感谢所有初三毕业生。刚刚一位同学在感言里说,“在新东方,你从来没有停止过体育课”,另一位同学说,“在新东方,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还有学得好”。你们在新东方的3年、6年、9年里,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为你们自豪和骄傲。13年以前,新东方刚诞生时,扬州大市有157所中学。那时候,新东方第一届毕业生很弱,我们只有小学没有中学,当时的排名可能在100名以后。可是今天,因为你们的奋斗和拼搏,去年新东方就取得了扬州市中考前10名的成绩。我相信,中国的评价标准将来会改变,会从结果评价过渡到过程评价,那时候,新东方的孩子一定会更加优秀,总有一天,新东方全面发展第一,考试成绩也是第一。

 

我希望,父母千万不要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牺牲他们的兴趣,牺牲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去追求这些所谓的成绩,这个代价是残酷的。在很多事情上,中国人后知后觉,没有预见性。多少年以前,整个国家追求高GDP,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GDP的追求代价太大了,实在不值得。我们发展社会,提高生产率,是为了人们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当我们的水污染了,空气污染了,彼此之间不信任了,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了,我们取得GDP的代价是惨重的。同样多少年以后,当我们回顾如今的“一切以考试为中心”的结果评价体系,才知道下一代付出的代价是多么大,我们是不负责任的。

如果真的如传言所说,大量减少高中入学名额,增加职业教育,从未来的趋势上看,我是赞同的。但是突然之间,在孩子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大量的减少,则是错误的。这样运动式的改革,对孩子不负责任。大家想一想,对于高中,突然减少了招生,那剩下的老师人员怎么办?反过来说,职业学校也没有做好准备。中国的职业学校不像欧洲的那么完善,因为中国社会还处于发展过程当中。这种决策不管是谁做的,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地方性的错误政策。我们可以有3年,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逐步的去缩小高中比例,但不可以一夜之间骤减,这样对个人对社会都没有好处。

扫一扫分享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