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相同,教法不同(记体育中心小学体育教师公开课)
日期:2016-12-06 阅读:2676 撰稿:吴树成 Ip:江苏扬州
2016年12月中旬,校优质课大赛即将开始,体育中心在张建明主任的带领下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每人上一节公开展示课。11月28日至12月2日,小学部12位体育老师们分成三个备课组,课前积极研讨,认真备课,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在相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各位老师精心设计、各显神通,准备课堂教学内容,为老师们展现了一节节精彩缤纷的课堂教学大餐。
首先上课的是一二年级的黄旭、童彤、曹智杨、郝栋四位老师,他们上的教材是立定跳远,虽然四位老师教学内容相同,但是教法不一样。黄旭、曹智杨两位老师把动作编成口诀,一摆二蹲三起跳的传统教学法,动作标准,到位,学生易学、好掌握。童彤老师把一根皮筋系在跳高杆上,让学生跳过一定的高度障碍,提醒学生要想跳得远,跳跃的高度也很重要哟,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郝栋老师在地上每隔一定距离放置一个标志物,让学生连续的跃过标志物,练习学生的连续跳跃能力,通过这样方式练习,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


三四年级薛越灵、韦秀花、李建、吴树成四位老师上的内容是“立棒式”迎面接力跑,四位老师课前认真准备,提前布置上课场地,教案备得非常详细,课堂组织井然有序。薛越灵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做热身运动,一起玩游戏,把自己充分融入学生的世界里,共同参与活动,并分小组进行传接棒的练习。韦秀花老师利用自己的健美操特长,课的开始配合美妙的音乐旋律,把健美操的基本步法动作,和音乐的节拍有效的结合起来,在移动中把后踢腿、小步跑、高抬腿、开合跳组合起来做热身运动,为接下来的迎面接力跑做铺垫。李建老师利用一张旧报纸贯穿整个课堂,先是玩游戏,然后把旧报纸做成接力棒,作为课堂器材使用,真是奇思妙想,非常有创意。吴树成老师的课组织学生队形变换跑,作为课前热身运动,学生队形先由四列跑成两列,然后由两列跑成一列,最后又从一列跑成两列,两列跑成四列,学生感觉非常有趣,玩得很高兴。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带着问题尝试练习“立棒式”迎面接力跑,通过多次的练习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完善了“立棒式”的传、接棒方法,学生跑起来更快,传、接棒更流畅。最后四位老师把四个班组织起来进行了一次迎面接力赛游戏,通过比赛,激发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锻炼了学生们的奔跑能力,愉悦了学生们的身心,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同学们感觉到参与就是最大的快乐。




五六年级的王正、张华、邓秀强、刘争耀四位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拔河,一开始我还在担心,他们能否上好这样的教材。很少有老师用拔河为上课内容,觉得拔河没有什么可上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四位老师上得非常棒,整个过程组织非常流畅。课的开始学生们围绕足球场的中心圆跑步,做热身活动,然后组织学生围着圆圈跳兔子舞,小苹果舞,活跃课堂气氛。接下来由刘争耀老师讲解拔河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然后按班级进行拔河训练和比赛。同学们为了自己的班级能获得胜利,积极参与拔河练习,从怎么拿绳,谁站在前面,谁站在后面,相互之间用什么步法站立,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和操练,最后进行班与班之间的比赛。学生激情飞扬,跃跃欲试,都想赢得比赛,参加拔河比赛同学用尽全身的力气把绳子往自己的阵地拉,做到寸土必争。没有参加的比赛的同学站在旁边为自己的班级加油助威,场面非常壮观,助威声、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我认为输赢是其次,只要同学们玩得非常开心,快乐,课堂就成功了一半。四位老师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教学,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来完成教学任务。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教学氛围中,通过拔河锻炼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小学体育组的三个备课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的内容都是学生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课上的都非常有特色。课堂教学内容相同,但老师的教法不同,最终达成的教学目标是相同的:一二年级的立定跳远锻炼了学生的跳跃能力,三四年级的“立棒式”迎面接力跑锻炼了学生的奔跑能力;五六年级的拔河锻炼了学生们的上下肢力量和团结合作精神。

扫一扫分享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