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智慧之书,做文明之人(5月15日升旗仪式及嘉宾演讲稿)

日期:2017-05-17  阅读:1694  撰稿:国际中学  Ip:江苏扬州

 

2f16ce6a-34ad-45b4-bc24-f2dd99a7193e.JPG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读智慧之书,做文明之人》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让我们不齿,小到随地乱扔垃圾,大到做人做事不诚信。其实,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脸面。每当我们看到国人在外国表现不文明的新闻时总是羞愧难当,气愤难耐,不也正是这个原因吗?

读书与文明,是两个不同的“同义词”。一个人的文明,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我们要从读书学习中汲取精华的沉淀,这便有了修养,有了丰厚的修养才能称得上“文明”。“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渴求上进的人,那么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

《论语》告诉我们:“不学礼,无以立。”《孟子》告诉我们:“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林清玄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看,读书不仅让我们增长知识,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提高了我们的思想境界和自身素质。所以,读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文明与修身。

我们从书中学习知识,更从书中获得做人的道理。“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本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文明精神,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读书能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

读过书的人,是通情达理的。有一句话叫:“博览群书而彬彬有礼。”而文明,是整个时代的呼声;修身,更是每个人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告诫我们,修身就要做到常反省自己,待人要正直、忠诚,对待朋友要信任,学过的知识要常常复习。

“九层高台,起于垒土。”读书使人从无知走向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进而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造就一个国家强盛的根基。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我们不仅要常读书,更要读好书,读智慧之书。幽幽书香,镇日熏陶,自可化浊俗为清雅,变奢华为淡泊,转促狭为开阔,令偏激为平和。

愿我们爱读书,勤读书,善读书,乐读书……读智慧之书,从阅读中触摸到至善至美的道德之光;做文明之人,让文明渗透到日常举手投足中,使文明成为一种涵养,一种习惯,一种光芒!

 

 

961001f4-a0cc-4e44-92d1-ab8759aa950b.JPG

学生家长演讲稿

 

各位新东方的学生朋友们,老师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应新东方沈老师的邀请,作为家长代表,就文明礼仪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们伟大的祖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著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仪。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此可见,文明也是一个国家的冶国之本。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钱没钱;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当你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学校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那些经常手拿扫帚,埋头辛苦扫地的同学;当你在干净、整洁的校园里漫步徜徉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那些拖拉机车的老爷爷老奶奶的艰辛?我们知道,春天是美好的,可你更应该知道春天的校园是纯洁、文明的!

在这么美丽的校园里,同学们,你们怎么可以漠视那尽情飞舞的果皮纸屑,而不伸出双手?你怎么忍心让干净的墙壁,留下各种笔迹和串串脚印,还发出幸灾乐祸的笑声呢?你怎么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剑影、插队哄抢呢?你怎么可以背着师长私自出校门、出家门,全然不顾他们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