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特别幸福、幸运、美好的成长……(2019届国高三毕业生家长谈孩子在新东方的成长)

日期:2019-06-16  阅读:6826  撰稿:国高三毕业生王思睿妈妈  Ip:江苏扬州

寂静的夜晚,坐在书桌前,听着国高三年级的孩子们自己作词、作曲、演唱、拍摄的毕业歌《三七二十一》,忍不住一番感慨。

距离6月9日国际高中的毕业典礼已过去数日,但毕业典礼上孩子们的表演,欢乐的笑脸,毕业的仪式,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讲话,仍浮现在眼前、回荡在耳边。女儿就这样从新东方毕业了,在新东方12年的求学生涯划上了一个句号。 

回想女儿在新东方度过的12年小初高时光,我的心里充满感激、感恩。女儿在新东方求学12年,从幼稚懵懂到青春飞扬,度过了阳光快乐的小初高时光,我们看着女儿和同学们一天天地成长起来。

这个成长不仅仅是年龄上的成长,我觉得孩子们在新东方的成长是全方位的:他们能不比别人比自己,经受挫折却不放弃,挑战自我勇于突破,同享喜悦共担忧愁,大庭广众落落大方,面对学霸真心祝福,面对学弟学妹尽力帮助,懂得感恩、尊老爱幼,忙于考试努力全面发展,弱势学科虽恨仍爱,冲破迷茫终究破茧,不焦不躁心态平和,风雨过后又见彩虹……点点滴滴,我们见证着孩子们的进步、成长。 

俞敏洪老师在国高毕业典礼上说:“成长过程中,你会无数次发现自己犯错误,你会感受到种种不完美,这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的成长就是一路经历风雨,犯错误,不成熟,经过反复思考,不断前行的过程。”孩子们的确就这么成长起来了。 

前些日子的校园开放日上,女儿作为学生代表在面向新东方的准学生家长交流会上发言。她谈了自己在新东方从小学到高中一路的经历和感悟,其中她举了一个例子,说:“我身边的学霸很多,很多时候别人不费力气就能轻松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我还在努力的路上,但这个时候我没有心急气躁,我仍然继续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不断努力,争取达到自己的目标。我跟自己比,做我自己。”我当时在场听了她的话,既心疼于她承受的压力,又为她高兴,她能够做到不自卑、不嫉妒、不情绪化、心平气和、积极进取、充满正能量地走自己的路,我想这就是成长。

高中三年,各种考试,各种活动,各种要求,孩子们的压力是很大的。作为父母,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孩子的健康、笑容、努力、进步。学霸毕竟是少数,第一名只有一个,我们看到孩子的努力、进步、积极向上、勇于做好自己,就为她高兴。 

孩子的成长要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引导、教育。新东方的老师们都很正直、善良、敬业。孩子这么多年在新东方上学,我们没给老师们送过礼,我觉得人与人相处处的是真情、真心,作为家长要做的是支持、配合老师的教育。不管是女儿的哪一任老师、哪一门功课的老师(女儿的历任班主任是王全会老师、潘文峰老师、杨晨光老师、谭怀云老师,任课老师不一一列举),我们从心里敬重每一位老师、积极支持、配合老师的教育。女儿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老师们都会为她高兴,都会鼓励、祝福她;女儿从小学到高中12年都是在新东方上学,我们感恩女儿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所有的好老师,想起毕业典礼上俞老师提到的“新东方·老师好”,我们感觉到了新东方老师的好! 

新东方也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大的舞台,孩子们有很多的锻炼机会,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种晚会,孩子们亲力亲为,老师们指导帮助,给孩子们犯错纠正的机会,把舞台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施展自己的才华。就像毕业晚会、毕业典礼、毕业话剧《捕鼠器》、毕业歌《三七二十一》等等活动,都是孩子们自己策划、组织、参与完成的。孩子们在策划、组织、参与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孩子们对母校的感情。 

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新东方的同学们朝夕相处,每个孩子都认识很多同学,交了不少好朋友。这些好朋友很多都会成为彼此一生的知己。

记起毕业典礼前,学校印刷的宣传册上有国高三年级每一位同学的姓名、照片,谢老师请女儿校对一下。全年级一百大几十人,女儿不认识的寥寥无几,我心里很惊讶。说实在的,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除了本班的同学,其他班同学除非是在学校表现特别突出的,或者学习尖子生,或者艺体特长生,或者活动积极分子,我们才会认识,一个年级很多学生是互不相识的,至多只是脸熟而已。更广泛的交流平台是新东方的优势之一,孩子们多年来朝夕相处,亲如兄弟姐妹。

我看了一下他们7班的学生名单,30个学生,有16个人小学或初中时就在新东方就读,相当于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们有6年以上,甚至12年的同学情谊。《三七二十一》中有句歌词“一场青春两处奔波共三年,四海五湖六学期聚成七班”,新东方的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在一起快乐成长,互相帮助,感情深厚真挚,出国后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大学,都能找到新东方的校友。这样的国际平台对孩子们以后的发展也很重要。这个毕业季,同学们大多组织了自己的毕业旅游,这几天,女儿就和一帮好朋友去重庆旅游了。人生在世,学习很重要,快乐更重要,而好朋友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当然,选择国高,并不是为了选择一条快乐的路、一条好走的路。选择国高,其实是选择了一条长久艰苦但充满希望的路。

并不像有的家长和学生所想,到国高上学的孩子是为了逃避高考,逃避辛苦,逃避磨难,孩子们在国高所经历的痛苦、挫折其实不比普高的孩子们少一丝一毫,要走好国高的这三年一点都不容易。托福、SAT、AP、GPA、平时活动、参加竞赛,哪一项要得到满意的成绩和结果都不容易,“焦虑紧张拼搏在笃行楼上,与师友诉衷肠总泪流满面,遍体鳞伤和标化一别两宽”,孩子们的歌词是他们内心和经历的真实写照。虽然他们比普高出录取结果早了一些,但是在出录取结果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并不轻松,还有AP考试和期末考试等着他们,还有要给将他们列入等待名单的大学写“求爱信”,还有许多活动等着他们,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才知道。

在申请过程中,国高同学收到拒信是不可避免的事,除非在ED阶段收获offer的幸运儿能够早早地结束申请,进入到常规申请程序的孩子们哪个不需要熬夜写那一篇又一篇文书?更何况在如今的留学形势下,想申请到理想的大学难度更大!他们获得的每一份录取都来之不易!出国后他们还要面临着学习、生活、语言等许多压力,选择出国留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轻松容易! 

俞老师在毕业典礼上也说:“成绩和分数,并不能说明一切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才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