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条】新东方学子登上美国《华尔街日报》!

日期:2016-05-05  阅读:2864  撰稿:zb  Ip:江苏扬州

前记:在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1日的视频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新东方国际中学2015届毕业生樊越。作为赴美读书群体的代表,樊越带着《华尔街日报》记者走进自己的生活,走进新东方国际中学,走进自己的家人,走进美国大学。

6a600c338744ebf8ddb8d57fd9f9d72a6159a7a1.jpg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WSJ)是美国最富盛名的财经报纸,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日发行量达200万份。这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着重在财经新闻的报道,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

 

QQ截图20160505151027.jpg

樊越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视频,请点击

http://v.qq.com/page/y/4/e/y0198re9t4e.html

 

樊越曾经展望未来,梦想上大学读教育专业。但她并不感到鼓舞,高考让她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樊越身在江苏,竞争尤其激烈。在无数考生当中,能考上顶尖大学的少之又少。与其在国内上二、三流大学,不如换一条路走。“去美国,我觉得自己能学到更多,看到更多。我从小一直在中国,我需要去看看中国以外的世界。”樊越如是说。

psb%20(22).jpg

(樊越在国际高中期间,与同学到甘肃山区支教)

因此,她选择了新东方国际中学。在这里,她待了三年,在学校教学规划团队的帮助下,一直在为申请美国本科做准备。她告诉记者,“我在国际高中三年中,一共背了八本单词书,对于未来出国,词汇量非常重要。” 高三时,她申请了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并被录取。

几个月后,樊越和几名国高同学来到美国大学报到。他们一起做饭,一起旅行,一起游玩海滩。有时候她觉得美国老师讲课的语速太快,有时候她觉得和美国同学没有太多共同话题,但在美国的每一天都是崭新愉悦的,自己慢慢变得开朗,第一季度学习结束后,她的GPA获得3.8分。未来,她还将更加努力,融入美国当地社会。

 

中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多地选择送孩子出国。

很多人认为,在美国大学就读的外国学生都是家境富裕、娇生惯养的年轻人,去那里只是为了享受,然后回国继续优越的生活。有时候的确如此。但是,随着美国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急剧增多——去年有近100万人,比五年前增加40%以上——像樊越这样来自中产家庭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渴望逃离国内存在缺陷的教育体制。

在美国,中国是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很多中国学生把国内大学视为文凭工厂,每年生产出大批赚钱潜力往往不佳的毕业生。统计数据显示,2014届中国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3487元人民币,比有些行业农民工的平均收入还低一点。一些中国家庭开始质疑国内的体制,并到国外寻找选择。

在中国,高等教育机构自2000年以来迅猛增长,到2014年底达到2529所,这是政府为培养高技能劳动大军采取的部分行动。去年夏天约有750万大学毕业生,几乎是2000年的8倍。

中国成功创建了不少在全球数得上的大学,但政府开支向优秀学校严重倾斜,导致其他学校经费不足。西南一所大学最近成为新闻热点。贵州大学的负责人说,该大学63年来累计从中央财政得到的钱还抵不过浙江大学3个月得到的。

北大教授陈平原说:“这就像中国和奥运会。金牌数上升了,但是国民的身体素质并没有跟着提升。体育的目标不是奖牌,而是提高整体的国民健康水平。教育也应该如此。”

学生们尤其对高考感到失望。与考量学生阅读、数学和写作能力的SAT不同,高考更依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事实的记忆。尽管高考存在诸多问题,但很多中国人认为,面对这么多考生,这是唯一公平的方式。从理论上讲,高考消除了招生官员的主观判断,他们的判断可能会受到金钱和关系的影响。

但批评者说,地区间的不公平压过了这些好处: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考生在高考中享有优势。这些城市有最好的学校,而且给本地考生的录取名额更多。

中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多地选择送孩子出国。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在2008年达到顶峰,为1050万。去年,这个数字为940万。同一时期,留美的中国学生人数增加了两倍以上,在2014至2015学年达到30万人。

 

后记:我们并非鼓励大家随波逐流,只是大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些事实以及趋势。究竟给孩子选哪条路,究竟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才是最好,这都是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扫一扫分享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