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与教改成果展(5):运用金字塔模式,强化历史概念复习

日期:2014-06-15  阅读:3093  撰稿:姬长江组稿和编辑:教科研中心  Ip:江苏扬州

  高考命题规律,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怎样出新意?能不能把高考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采用的编写方法有两种:一曰模块,二曰通史。二者各有千秋,但体例不统一,也给教学工作者带来顾此失彼的困惑。 
  还有,从历次考试的结果、特别是技术层面的失误来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反复出现答题层次不清、要点不全、表述不严谨等错误, 对“本质”类、“最佳”类、“概念”类选择题,材料类选择题题干中折射出的概念不理解,造成大规模的误选、误答,或答非所问的现象。
  尼罗河流域的金字塔,不仅仅昭示了一种文化的视野,也以其稳定的结构,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建筑模型。这种模型结构简洁而稳定,很多学者受其启发,在阐述自己的理论时,往往采用层层摊开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逻辑结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学习金字塔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深受西方思想浸润的王校长和精于课题研究的沙庆仁主任也经常带领我们学习“学习金字塔理论”,于是,我就设想,能不能构建一个学习模型,这个模型以概念为突破口,超越版本的束缚,挖掘或梳理概念的本质、特点与影响,从而内化成学生持续性学习的动力
  这里不是探究“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理念,也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本身,而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种展现结构的叙事方式本身,为我们的历史学习提供了一种概念学习的方式。
  这种概念学习模式在历史学习中运用是有依据的。“文明的秘密,在意志,也在结构。文明是有结构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价值外化,就表现为精神。精神落实,就表现为方式。方式其表,精神居中,价值是内核” (易中天《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根据易中天的理论,我们完全可以把史学概念构建一个金字塔式的模型,利用这个模型层层呈现一些历史现象的内涵,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研究内容包括:1.“学习金字塔理论”的整理和发掘;2.学生、教师、文本等多层次的互动对话,主要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3.操作过程中具体条件、途径和方法的分析与研究;4.学习小组分工与协作的研究。5.整理复习教材知识,研究与教学两不误,互相促进。
  该课题由中学部姬长江承担。课题经历1年多时间研究和磨合,在有限的课堂实践中完成探索,同时进行理论的提升和完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幸运的是,这一过程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论文发表在2014年5、6期《新高考》(苏教核心期刊)和扬州市教科院主办的《高中学科教研通讯》。


论文1:江苏省高考历史学科知识整合与复习指导研究
(注:此文载于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高中学科教研通讯》)

  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

一、起点和归宿:高考史料教学的深入解读
1.1 考试性质

  《2014年江苏省考试说明(历史科)》指出: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符合考试目标使考试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并在试卷结构和命题方式上体现出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原则。  
解读: “大纲” 把高考定位为“选拔性考试”,作为全面推进新课改的指挥棒和指向标,向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能力立意方向转轨。根据“变”中出新的命题思路,复习要立足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同时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老师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的智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有自己的创造力。因为“创造者、发明者和领导者不可能靠背诵和记忆别人的答案来创造、发明和领导。他们必须掌握为旧问题给出新的、更好的答案的能力,必须掌握能及时发现旧答案已经不合时宜的能力,因为世界是在不停变化的。”(《教育家》)

1 .2 考试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解读:江苏历史高考稳中求“变”。在某种程度上说,“变”的程度决定试卷的难度,试题可能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利用丰富多样的历史材料制造新情境,要求考生从新情境、新角度去分析认识历史,把历史事件、事物等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理解、分析。
  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是指考生通过阅读试题,从试题的文字图表材料和设问中发现、收集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的能力。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成为测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的考核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需要阅读试题和相关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试题提供的信息内容,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和价值,理解命题意图以及试题要求。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是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相联系,并根据试题的要求,组织、再现和运用学科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调动和运用知识是能力测试的基本内容和决定考试水平的关键。考生解答问题时所需调动和运用的知识,并不完全可以照搬已有的知识储备。试题设置的新情景、提出的新问题,要求考生从知识储备系统中查找、甄选出相关知识,并根据试题的特定要求加以重现、再认和运用。调动知识的基本方法有判断、关联、推导和借助等。运用知识的基本方法有对应、分类、取舍和引申等。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解读:历史研究性学习首先要以材料为依托,宏观上鸟瞰历史的星空,卫星定位式锁定时空目标;然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微观考察时代特征、啄木鸟式地由表及里的发现问题、层层剖析出内核(本质),进而解决之。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就是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叙述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一个明显表现是专业术语的使用。描述事物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全面,表达的准确、简洁;而阐释事物的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又显示着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的水平。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解读:新课改强调了探究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各地的模拟试卷中大量出现“某学生欲探究……,请你为他拟定一个探究题目。并提供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等类型的题目就是研究性学习能力考查的体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命题技术的成熟,课程改革的精神将在考试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解读材料(包括情景和结论)之前,首先构建知识体系,也就是建造用于时空定位的“雷达”,因为不完善的知识体系无法承载历史结论之重。“史论结合”的前提是确保“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复习中在把握概念和史观的基础上梳理和整合知识体系。
  “论”是建立在对史料的解构与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时,重在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对历史结论的分析,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对历史事物的解释要客观、准确、认识其本质特征,掌握其内在规律。独立地判断或批判历史问题与观点,运用比较、归纳、借鉴、引用等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