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整体思维学习法

日期:2011-04-23  阅读:3721  撰稿:zt  Ip:江苏扬州

孩子为什么学了五六年的英语也学不通,背了一些单词,但是除了课本以外的英语书根本就不看,而且越来越缺乏学习兴趣,进步越来越慢?

原因就是没有从一开始就培养孩子的整体语言理解能力和思维习惯,使得他们被局限于一个极其狭小的“已知”范围,放弃了到无边“未知”的语言大海中畅游的勇气。这也就大大限制了孩子通过鲜活的语言生活环境来快速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机会。无论汉语还是英语,一定要让孩子习惯于在明显超过自己的理解能力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调用各种理解工具(而不是仅仅限于文字理解),是他们提高自己语言水平的最有效的方式。就如同刚降生的孩子一样,面对极为复杂的成人语言,他们调动全部的身心来理解,结果学习速度惊人。为什么不把这种母语式学习能力用来学习英语呢?为什么不在长大之后依然使用这种学习方式学汉语呢?

整体英语学习法特别强调学英语不能用先简单后复杂的方式:也就是说不能采用先学字母,后学单词,再学句子,最后课文,最后才是文章的核心内容的传统学习方式。我们认为最好的,也最符合语言规律的学习方式是:先整体地掌握所学课文的基本内容,再逐步地解决学习中不了解的细节问题(单词,句子,发音,含义等)。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先整体地,粗略地了解,再详细地研究。如很远的地方最先看到一个东西,仔细辨认发现是一颗树,最后才会认真地研究这个树的细节,如果有必要,可以一笔一笔地把它用写真笔法画出来。

语言的认知过程也是一样的:先粗后精。如对于一本书,最先会根据较少的信息量粗略地猜测书本的大致内容,如果感兴趣的话会进一步了解,最后才一字一句地仔细研读。如果一开始就习惯了从单词和字符入手学习,就违背了语言的交流原则,也违背了思维认知原则。可惜我国的学生都是用这种方式来学习语言的(英语和汉语)。这不仅使得语文和英语学习变得很困难和乏味,还败坏了孩子们的思维素质,使得他们缺乏交流和理解能力,更缺乏分析能力,变成了一个个缺乏思想的录音机。

 

以电影的语言教学为例:如果你不懂一部电影的语言,比如说一部德语电影,你会看下去吗?绝大多数人都会放弃,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用已知的语言来理解。不过六七岁以前的小孩,如果没有被大人的“字符化”思维习惯所毒害,是会认认真真地看下去的。我为了培养孩子的整体语言思维能力,在五岁多开始就带他看完整的电影。如有一次我对他说有一个电影,里面的猩猩比人还聪明。结果他就很好奇,认认真真地看了两个多小时的[人猿星球]。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动物电影,而是一个有些讽刺性的供成人观看的电影。当然,他肯定不懂里面使用的语言,但是并不妨碍他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现在已经过了两年多,他依然能够记得“小时候”看过这个电影。

实际上,经过两年多的英语学习后,现在孩子会反复看原来很早就看过的影片,开始注意对话中的语词。如果该词不懂,他照样会“猜”其含义,而且他是用整体的理解来代替逐词逐句的解释。这个过程将要持续两年,等到九岁以后,又有足够的词汇量时,他对字符的敏感性会提高,此时已经到了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高效快速的阅读期。家长已经不用操心其外语学习了,因为他会在学习其他内容的时候自动地提高。

用语言学的方式来理解这种情况,就会发现一部电影就是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语言当然很重要,但是大量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来表达的,如场景,表情,动作等。都在提供我们对故事的理解,包括对语言的行为解释。如果我们脱离场景,只去看电影对话读本,信息量会少很多,也乏味很多。这证明语言很难孤立地脱离场景而存在。

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学会英语的整体思维原则和模糊原则,不用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追求一字一句的理解,而是在有一定的整体理解之后,再根据需要逐步深入学习。而且在遇到不认识的单词的时候,要善于跳过去,通过整句,整段的含义,来推测不懂单词的含义。在有时间的时候,再一个一个地攻克阵地。

 

扫一扫分享此页